我读《论语》
小时候,我读过木刻版论语。那时,只满足于背诵歌乐句,对文中的“之乎也者”不知所云。

在全国人民大读“红宝书”、大背“红宝书”的岁月里,我看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著作里不少地方引用了论语中的句子,如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啊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啊,等等。我十分佩服毛老人家的惊人记忆力,他老人家肯定是个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的人,也一定是个十分推崇论语的人。

可是,到了“文革”后期,全国忽然掀起“批林批孔”狂澜,把孔子的论语说成是“大毒草”把孔子(那时称为孔老二)说成是“复辟狂”当时我想“论语”是我国的经典名著,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经常引用其中的佳句,怎么就成了孔子搞复辟奴隶社会的罪证了呢?当然,我的这个想法在那个时候是没有贼胆说出口的,只是深深埋在心里。
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科学胜利了,春天回来了。论语这部作为儒家思想集中表现,经历几千年,仍闪烁着智慧、真理光华的名著,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,受到社会的重视。

退休以后,我买到了最新版本的论语。每阅读一遍,都会有一些新的感悟和收获。

二千多年来,广泛流行,妇孺皆知的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”、“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”、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、“知之为知之

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、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等等千古名言,不是早己成为全国人民的生活理念和行为准则了吗?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,但主要的还是“礼、义、孝、悌、仁爱”探究孺家思想,主要是劝人为善,克己复礼,规范人们的文明行为。比如论语中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”的话,不就是讲的要遵守社会公德、畏惧法律、不要见利忘义、善恶不分吗?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而必须具备的法律、道德意识吗?再如论语中倡导的“温良恭俭让”、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以及“人不知而不愠”等等,不正是我们提倡讲文明、讲道德,待人诚恳、大度的具体实践吗?

读着论语的每一章节,都有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的感觉。比如孔子教导我们要杜绝四种行为:“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”就是说,不要主观臆测,不要断然肯定,不要拘泥固执,不要自以为是。这不正是要求我们谦虚、谨慎、客观,一切从实际出发吗?如果我们真的杜绝了这四种行为,该是多么纯正而受尊敬啊!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论语中闪光的语言,实际上成了构建文明社会的理论基础。在毛主席著作中,在党的许多文件中,与论语中的教导是一致的。如果你对照来读,就会觉得论语的思想犹如大江的源头。 小时候,我读过木刻版论语。那时,只满足于背诵歌乐句,对文中的“之乎也者”不知所云。

在全国人民大读“红宝书”、大背“红宝书”的岁月里,我看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著作里不少地方引用了论语中的句子,如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啊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啊,等等。我十分佩服毛老人家的惊人记忆力,他老人家肯定是个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的人,也一定是个十分推崇论语的人。

可是,到了“文革”后期,全国忽然掀起“批林批孔”狂澜,把孔子的论语说成是“大毒草”把孔子(那时称为孔老二)说成是“复辟狂”当时我想“论语”是我国的经典名著,连伟大领袖毛主席都经常引用其中的佳句,怎么就成了孔子搞复辟奴隶社会的罪证了呢?当然,我的这个想法在那个时候是没有贼胆说出口的,只是深深埋在心里。
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科学胜利了,春天回来了。论语这部作为儒家思想集中表现,经历几千年,仍闪烁着智慧、真理光华的名著,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,受到社会的重视。

退休以后,我买到了最新版本的论语。每阅读一遍,都会有一些新的感悟和收获。

二千多年来,广泛流行,妇孺皆知的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”、“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”、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、“知之为知之

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、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等等千古名言,不是早己成为全国人民的生活理念和行为准则了吗?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,但主要的还是“礼、义、孝、悌、仁爱”探究孺家思想,主要是劝人为善,克己复礼,规范人们的文明行为。比如论语中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”的话,不就是讲的要遵守社会公德、畏惧法律、不要见利忘义、善恶不分吗?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而必须具备的法律、道德意识吗?再如论语中倡导的“温良恭俭让”、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以及“人不知而不愠”等等,不正是我们提倡讲文明、讲道德,待人诚恳、大度的具体实践吗?

读着论语的每一章节,都有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的感觉。比如孔子教导我们要杜绝四种行为:“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”就是说,不要主观臆测,不要断然肯定,不要拘泥固执,不要自以为是。这不正是要求我们谦虚、谨慎、客观,一切从实际出发吗?如果我们真的杜绝了这四种行为,该是多么纯正而受尊敬啊!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论语中闪光的语言,实际上成了构建文明社会的理论基础。在毛主席著作中,在党的许多文件中,与论语中的教导是一致的。如果你对照来读,就会觉得论语的思想犹如大江的源头。 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